银川市西夏区财政局提升财政保障水平
全力支持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为深入贯彻实施民生领域“四大提升行动”,西夏区财政局集中财力兜牢兜实民生底线,民生“八项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为西夏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提供财力保障。
一、保民生兜底线,认真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安排资金3420万元,足额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高龄老人及孤儿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退役军人安置、优抚等救助政策。安排资金674万元,全力保障农村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老饭桌等社会福利机构运营,切实兜牢困难弱势群体民生保障底线。支持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就业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就业,安排资金2461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公益性岗位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工资及社保补贴,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劳动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培训补贴等。
二、强基础谋增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保障机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率,切实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民从土地中找到财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争取农村综合改革资金750万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资金1000万元,积极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的预算绩效管理,有效提高农业发展资金使用效益。
三、抓产业促发展,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将金融机构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编印《金融机构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政策汇编》《西夏区八大产业项目融资需求清单》,主动向辖区银行推荐企业融资需求,为银企合作创作更多机会。以宁夏农垦为依托,支持平吉堡、简泉等奶牛场项目,提升西夏区奶产业规模化养殖水平。针对葡萄酒产业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首创契合葡萄生长周期的7年期“长期基本建设贷款”,助力葡萄酒产业发展。以绿色食品企业为核心,为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盘活农业产业链中的资金流,建立多方参与、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涉农业务服务模式。
四、惠企业优环境,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坚决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将惠企利民政策送达企业的同时,深入了解企业近年来享受减税降费政策情况和当前发展面临的困难,帮助企业找原因、谋对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导商业银行简化续贷流程,下放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起权、审批权,提高贷款需求响应速度和授信审批效率。建立政银企合作共赢长效机制,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协调辖区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约7亿元,帮助中小微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累计投入5.5亿元,支持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2020年全部实现应清尽清,有效缓解了企业发展压力,努力做到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政策力度不减。
五、强管理增效益,统筹财力提升保障能力。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针对结余结转超过规定时限的财政资金,一律收回预算统筹安排,有力保障了“三保”等重点支出资金需求。科学组织财政收入,不断壮大实体经济,扩大税源、稳固税基,多渠道挖潜增收。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等重点领域纳入直达资金监控范围,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精准发放到位,直接惠企利民。广开渠道争取各类扶持资金,主动对接上级主管部门,全面掌握政策动向,做好相关信息收集。截至5月份,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金6.4亿元,争取新增地方一般债券资金3.2亿元,为西夏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1年0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