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EN

热门检索:财政收支积极财政政策减税降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报道>全国财政新闻联播>甘肃财政新闻联播

甘肃: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为引领 激活财政科学管理新动能成效显著

  2025年8月22日 来源:甘肃省财政厅办公室

  今年以来,甘肃财政围绕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各项要求,紧盯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目标任务,以零基预算改革为突破口,持续优化支出结构,把财政科学管理试点作为加快财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财政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一是转变惯性思维,重绩效、谋项目的意识不断增强。坚持把绩效实不实、项目好不好作为年度预算安排的前提,指导部门结合项目实际,合理设定绩效目标,与支出需求同步申报,对绩效目标不完善、不准确或政策依据不充分的项目,一律退回,重新完善后再衔接预算,确保绩效目标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指导部门及早着手谋划下一年拟实施的项目,加强审核把关,将熟化程度高、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纳入项目库,申报预算时“带着项目谈预算”,按照优先等次,择优筛选项目。在编制2025年预算时,专项资金年初细化率均达到了规定比例。通过改革,部门对资金需求更加理性,更加注重项目储备,更加注重优先次序,真正做到“重绩效、谋项目”。 

  二是打破支出固化,破基数、强统筹的格局基本形成。预算安排不以上年为基数,一切从零开始,一年一定。基数的背后是一个个支出政策,甘肃坚持从政策源头入手,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了“政策制度库”,省级部门将继续实施的支出政策按程序审核通过后入库管理,动态调整、有进有出,对已到期、已完成任务或绩效评价较差的政策及时清理退出。同时,按照“项目跟着政策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做好支出政策与项目的衔接关联,每一个支出项目都对应到具体的支出政策,对目标完成或依据不充分、省级无支出责任的项目,全部清理退出。通过改革,取消了基数概念,加大了统筹力度,打开了预算安排新局面。 

  三是优化资金投向,压一般、保重点的机制更加健全。将保障重大战略、重要任务、重点改革有效落实作为预算安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财力增量有限、支出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持续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主保重。同时,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在合理保障单位履职需要的基础上,严控“三公”经费、会议费和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不该开支、暂时不必开支的,一律不安排。通过改革,党政机关普遍感受到日子过得更紧了,但更多的资金用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要处,“三保”等重大事项都做了优先安排,教育、科技、社保、农林水等重点支出都得到了有力保障。近年来,全省11类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四是强化制度支撑,抓管理、夯基础的举措有力有效。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全方位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如,持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出台了省级预算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指引,持续推进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建设,加快健全细化量化、合理可行的绩效指标体系,嵌入绩效指标库。在编制预算时,部门单位根据项目目标任务,科学选取对应的绩效指标类型,加强绩效目标编制情况的实质性审核,切实解决绩效目标虚化、软化、泛化等问题;加快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建设,按照“1+2+N”标准体系和标准结构框架,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加快项目支出标准建设,将现有的支出标准和今后出台的支出标准及时纳入支出标准库,作为申报预算、审核预算的基本依据,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实施零基预算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不断优化资金分配方式,报请省政府印发省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跟进制定修订51项具体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资金分配合规性、合理性的审核力度,拓展竞争性评审规模范围,多中选好、好中选优,集中财力办大事。通过改革,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为更好地推进零基预算改革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