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贵州监管局:“四个注重”绘好地方财政运行立体画像
贵州监管局坚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推进地方财政运行分析评估工作,探索创建“动态+静态”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和可视化监测平台,对地方财政运行进行“立体画像”,助力县区财政平稳运行。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构建监测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设计“动态+静态”两大指标体系,实现对地方财政运行“立体画像”。以“5+N”评价监测指标体系绘制动态画像,设置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债务管理、预算管理、“三保”保障指数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N个二级指标,按季度展示地方财政运行情况。以“一图两表一清单”评价监测指标体系绘制静态画像,选取6类重要经济指标、若干财政指标,结合我局日常监管发现问题,绘制“财政经济运行雷达图”“财政运行分析表”“经济运行分析表”和“日常监管问题清单”,按年度评测地方财政经济运行状况。
二是注重数据分析,强化数据分析研判使用。建立财政经济数据库,定期收集地方财政、人民银行、统计等相关部门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加工和标准化评分,将省与省之间、市州之间、区县之间的财政运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并设置全国平均值、全省平均值便于研判地区差异。定期将地方财政运行立体画像监测情况反馈给市县政府和财政部门,供其研判财政运行情况,对照动态画像结果看进度、明差距、查异动,及时修正年度财政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偏差;对照静态画像结果提质效、防风险、补短板,逐步解决发展与质量不匹配等问题。
三是注重日常监测,积极化解运行风险隐患。通过“立体式”分析研判全省各地财政运行状况,结合财政部重点风险县区名单,将88个区县划分为“高”“中”“低”三档,定人定岗,分组包片对市县进行动态监控,加大重点县区监测力度,对发现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通过及时下发监管关注函、通报约谈等方式,及时预警提示风险,促进管理规范,并登记“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既有效做好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又持续做好督促整改“下半篇文章”,力争将风险隐患化解在“事前”“事中”阶段。
四是注重结果运用,助力地方财政平稳运行。定期形成地方财政运行立体画像图册,多维度、立体化、动态化反映各市县财政经济运行的新变化、新趋势、新特点,结合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形成工作报告为地方党委、政府和财政部决策提供参考,有关工作报告获省领导多次批示。强化与基层政府和财政部门的协调互动,收集好的经验做法,研判运行风险隐患,督促管理规范。同时,密切与省级财政、统计、发改、税务、人行、金融监管等部门协同联动,实现信息共享传递常态化,有效发挥监管合力,助力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附件下载:
相关文章: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0日